陈玉森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0-03-12

陈玉森博士,智能交通专家,主要从事绿色动态交通管理,网络交通建模与多种运输方式交通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及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应用。是荷兰国家应用科学院/TNO的资深研究员,兼职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TUDelft)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国家智能交通技术及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专业,其后在中国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工作。1987年到法国留学,并于1989年和1993年相继获得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校(ENPC)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法国及荷兰工作,参与主持了多方面的交通项目及研究,涉及基础设施,交通控制与交通信息。

参与主持了多项欧盟重点项目:一项是新一代智能及协作式交通系统,注重以新一代智能交通及通讯技术解决城市/高速公路交通的畅通、清洁及节能;另一项是欧洲多种运输方式的实时旅行查询及行程诱导系统,重点考虑城市及城市间交通多模式的信息及发布。是新近中国科技部重大专项“复杂环境下“一带一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构建技术”外方首席科学家。

是北京及长沙动态交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技术总监;为法国交通部进行国家交通普查和起迄矩阵估算。并在荷兰国家基准年起迄矩阵的估算工作中担任主要任务;建立了大巴黎地区多式交通模式系统;为里斯本第三跨河大桥,铁路、地铁与轻轨交通做多式交通预测及收益分析;为海牙市建立绿色交通管理系统。

2009年参与荷兰全国重点研究项目“感应城市”,以艾森城为试点,建立测试各种交通及环境感应器,建立城市多源多方式交通信息系统。同冯邵伦教授及王笑京教授建立了中荷联合智能交通系统(ITS)培训项目。曾任世界银行与中国交通部签署的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项目”的国际专家。为阿姆斯特丹市东南区及体育馆/场市建立智慧城市/社区,重点是提供多式交通实时信息、路径及诱导信息,创建智慧社区新的用户体验及商业模式。为深圳市的前海,安托山及松岗交通枢纽及其周边社区提供多式交通的智能及智慧管理、人流组织及诱导等实时信息,创造一个高效、畅通、绿色、安全及用户体验美好的枢纽及智慧社区,创建新的商业模式。领导团队建立大亚湾及高栏智慧港口,包括物资流平台,空气质量监控及工业安全。是正在执行中的科技部“复杂环境下“一带一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构建技术”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外方首席科学家。

曾担任荷兰华人学者工程师协会(VCWI)主席;曾担任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CCPN)常务副主席、秘书长,现任常务副主席。2005年作为全球三百侨领之一,被国务院邀请回国参加全球华人社团联谊会。2016年起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人才;2017年起受聘为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