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是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开设的一门课程专业。其旨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贸易、物流、供应链、电商类企业单位进行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
物流产业属于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畅通的重要专业之一。作为重要的服务业,物流业融合了运输、仓储、货代、金融、信息等相关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可以大量地吸纳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促进生产和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物业产业的效率提升有利于提高物流交易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消费者效用,降低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等。
二、培养目标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在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全球揽才建设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而言,本专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背景下,以满足各类制造业、流通业和服务业对先进高效物流管理体系及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先进管理服务理念和较强运作组织能力,系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具备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未来能在物流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科学研究、优化设计、技术开发以及物流经营、管理、决策,兼具人文关怀、美学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专门应用型管理与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学分
学制:4年,学分205学分。
(二)知识要求
1、掌握人文社科和数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宽的学科背景和综合素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物流专业知识;
2、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和科学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管理及工程实践中;
3、具有英语、德语交流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英语和德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能将上述知识熟练地运用于学习、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中;
4、掌握良好的物流学、信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智慧物流技术及高级物流管理等实用技能,并利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了解与物流管理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物流行业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专业前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数学、优化算法、经济、管理、计算机和外语(含英语和德语)应用能力;
2、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4、具有物资采购与仓库管理能力、运输计划制作与调度能力、物流设备操作与管理能力、对先进物流技术使用能力、从事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具有对智能物流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的能力;
5、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6、能够就复杂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及回应,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竞争与合作;
7、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课程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环节、大学生科研锻炼、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发展研究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掌握解决实践中物流设计、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正确运用汉语、英语及德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系统意识、工程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成本效益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技术创新意识;
5、具有良好的物流技术应用素质和物流管理从业素质。
四、课程体系
深圳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践课程、国际课程及语言选修等多个有机模块组成。课程体系依据专业培养方向不同,分别开设了智慧物流方向以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两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学生需要在进入大二后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并选择该方向中的全部专业选修课程进行学习,除此之外,两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课程和选课方式方法完全相同。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现代物流概论、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物流设施与设备、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ERP原理及应用(物流与供应管理方向)、采购管理(物流与供应管理方向)、国际物流(物流与供应管理方向)、精益生产(物流与供应管理方向)、数据分析与挖掘(智慧物流方向)、物流可视化(智慧物流方向)、物联网与云平台(智慧物流方向)、机器学习(智慧物流方向)等课程。
实践教学方面,培养方案中既包含纯实践类课程,亦有与理论课配套的实践类课程。纯实践类课程包括企业实习、物流管理与创新、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等;与理论课配套的实践类课程则会根据理论课程内容类型的差异而配套具体数量的实践学分和课时来帮助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实践类课程内容的开展包括了软硬件设备的认知、使用、思考、创新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安排。
五、师资队伍
深圳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为专业研究方向清晰、与本科生培养方案契合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目前有专职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3名,助理教授4名)、实验教师2名。教师的毕业学科背景有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智能交通系统等,涵盖了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智慧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方向内的课程。
六、教学条件
深圳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开展准备了多样化、涵盖软件硬件设备、代表行业和产业先进主导方向的一流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目前本专业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实验室包括自动化仓储设备及智慧分拣系统实验室、智慧物流技术与物流分析实验室、桌面物流及创新技术开发实验室、物流系统技能实训实验室(物流仿真机房)、物流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合计面积达1370平方米。此外,还包括无人超市运营实践基地、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智慧物流技术开发与应用实训基地等,合计面积达700平方米。
自动化仓储设备及智慧分拣系统实验室面向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中智慧物流系统、仓储设施规划与布局等核心知识领域的教学与实训需求,引入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工业级设备和企业真实业务流程,整个实验室包括了智能仓库中的收货、拣货、出货、配货等货物在进出仓库的全流程。具体设备主要包括1)Shuttle货到人拣货系统中的双向穿梭车与换层提升机,将原料箱垂直运送到不同层货架,并对接外部输送线和货架缓存位实现换层作业;2)智能拣选系统可实现库内无人化搬运货架的环节,解决仓储人员的拣货时间长、拣货行走路径长等传统工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对海量快递包裹实现快速分拣发货。本实验室主要承担《物流设施与设备》、《智能物流技术》、《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创新实践专题》、《行业认知》、《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实践支撑,强化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仓储技术与原理、物流系统等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智慧物流技术与物流分析实验室面向智慧物流与精益生产的教学与实训需求,将现代生产车间机械臂的运作和企业生产物流活动生动的展现出来。其中基于人工智能实验套装的机械臂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可以实现PC端控制、APP控制、手势控制、无线控制等多种操作方式随意切换,具备3D打印、激光雕刻、写字画画等多种功能,以及预留的多个支持二次开发的拓展接口,可以提供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精益生产运作管理优化实训平台以实施精益生产的现代制造型企业为原型,采用工厂敞开式车间设计模式。通过实训项目对企业生产物流活动中涉及的有限资源(如时间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的分配、占用、释放方式进行仿真分析,实现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与精益化改造,能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管控与绩效分析。通过系统学习与掌握精益管理工具,建立完成生产任务的分解、计划与分配,生产过程改善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质量管理、主生产计划编制等。本实验室主要承担《运营管理》、《精益生产》、《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实践支撑,强化学生对智慧物流和精益生产等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桌面物流及创新技术开发实验室面向物流管理核心知识领域的教学与实训需求,分为两个模块系统:1.物流推演设备系统;2.桌面级物流设备系统。物流推演设备系统是采用交互式增强现实技术,利用实验性的物流沙盘模拟交互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机,二维码模块,实验试纸让学生快速建立仓储,货架,叉车搬运等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验学习兴趣。通过软件和硬件配合使用开展系列物流教学实验,形式新颖、教学效果直观。可支撑仓储布局管理、巷道宽度设计、订单准备、ABC分析、库存管理、承载容量、车辆承载分配、叉车应用、托盘运输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多个内容的实验需求。桌面级物流设备系统将物流管理中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如AGV小车、搬运机器人、立体存取货架等,通过实物和等比例微缩模型的方式供学生实操,从而对设备的日常操作、运作与原理、维护和保养等建立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本实验室主要承担《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可视化》、《智能物流技术》、《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物流管理创新实践专题》、《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实践支撑,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物流系统技能实训实验室(物流仿真机房)面向物流管理专业以及交通运输专业的物流相关的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践需求,通过对物流活动中的采购、加工、存储、分拣、配送、销售、包装、装卸与搬运等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虚拟仿真建模,还原现代物流系统与智慧物流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及其中重要的设施和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模拟物流系统在不同情形和场景下的工作状态,为学生了解物流系统中的设施与设备、掌握生产车间和物流系统、进行仓储设计和评价仓储成本效率、对供应链进行设计及优化仿真、对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仿真建模等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提供仿真实践平台。物流仿真实验室包含的两大子系统有:1)硬件平台(电脑、工作站等);2)物流及供应链相关规划、设计及仿真软件,物流及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运营管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物流管理创新实践专题》、《毕业设计》、《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提供实验和实践支撑,强化学生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智慧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与供应链仿真等知识点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物流虚拟现实实验室融合了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实用性强、3D全息实际物流场景模拟程度高的物流教学辅助模拟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并接触物流工作流程,加深对物流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掌握。该实验室可满足《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可视化》、《交通工程学》、《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等课程配套实验课的实验教学需求。
无人超市实践基地,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提供平台和实践教学方面便利。该实践基地基于AI机器视觉技术,具有商品识别、动作识别和商品标价等功能,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了解、体验、完善无人超市运营过程中关键技术、关键流程、管理难点和重点提供实践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电商实践基地,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实践环节提供平台。该电商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电子商务领域专业知识结构,熟练掌握直播电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能力,掌握直播电商的筹划、运作、实施和评估,了解主要直播电商岗位和直播电商存在的风险,能够分析直播电商的案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以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