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Franz Raps、副院长尹晓红、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的冯平教授、校企与国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苏文、学院招生联络人莫剑老师和无人机工作室团队成员唐俊彦、黄飞龙、吴奕凡、贺泽宇一行走进粤北韶关历史名校-广东北江中学,开展合作洽谈,举行优质生源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通过前沿科技产学研作为桥梁、无人机技术演示与名师进中学讲座等活动,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共育未来科技人才,为粤北优秀学子播撒学习前沿科技的种子。
广东北江中学副校长仵利星、教学处陈继平副主任,教务处朱超燕副主任,黄纯纯老师等热情接待了来访团队,并出席签约仪式座谈会。在座谈会上,Franz院长回顾两校自2018年建立的合作关系,通过7年坚实的合作,对北江中学近年来为深圳技术大学输送的大量优质生源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表示将提供更多了解大学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广东北江中学副校长仵利星对深技大近年来的发展,产学研培养特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于目前新兴热门产业如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无人驾驶航空器等领域加强合作提出了期望。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副院长尹晓红详细解读了学院"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特色专业的培养体系,强调"项目制学习+产业实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场还围绕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选科指导、学生毕业简历投递等话题展开务实探讨。
随后,Franz院长代表深圳技术大学向北江中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牌匾。这一授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将通过学术资源共享、教授导师携前沿科技项目进校园等机制,贯通培养、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双方将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北江中学教务处陈继平主任表示,基地建设将助力中学打造"高校前置课堂",帮助学生更早确立专业发展方向。
签约仪式后,深圳技术大学无人机工作室的学生团队为北江中学学子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技展演。工作室成员以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例,讲解飞行控制原理、行业应用场景等专业知识,并邀请中学生参与试飞操作。当无人机起飞的瞬间,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这种“学长带学弟”的传授模式,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体验,多名学生表示“对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后,冯平教授重磅开启名师进中学讲座《飞向未来-无人机技术与低空经济探索未来科技前沿,启航低空经济蓝海》,以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鲜活案例,剖析无人机技术如何重塑城市经济生态,并鼓励学生"以解决社会痛点为导向开展创新"。Franz院长则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带学生"云游"深圳技术大学校园,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产学研导向的教学模式,学校软硬件条件等。重点展示了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的无人机工作室、方程式赛车工作室等特色平台,强调"这里不仅是学习场所,更是梦想工坊"。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生们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专业关键词与思考感悟。
活动尾声的问答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北江中学学生从"无人机技术突破"问到"智能交通行业趋势",从"新工科专业选择"谈到"工程师发展空间",展现出对科技领域的前瞻性思考。Franz院长、尹晓红副院长,冯平教授都一一为学生提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最后,Franz院长给小游戏获胜的同学颁发了奖品。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着Franz院长索取签名,寄望院长的签名为自己带来美好的祝愿。
本次活动通过生源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共享, 名师进中学等举措,构建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的立体化平台。深圳技术大学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优势,将真实产业项目转化为中学研学资源;广东北江中学前沿思维,引入高校新兴科研成果,为粤北地区学子打开眺望科技前沿的窗口。这种"高中—高校—产业"的三维联动,正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可复制的范式。
广东北江中学介绍:
广东北江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她创建于1939年,前身是抗日爱国名将张发奎将军创办的志锐中学,至今已有80年的悠久历史。学校校园面积达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99%以上,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北倚五岭之阳,南拥北江河畔,山水交融,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园林式的、幽雅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学校拥有具备现代气息的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美育楼、体育馆等一批设施先进的教学场所。长期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公诚廉毅”的校训和“全实严勤”的校风,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