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介绍
近日,第九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圆满落幕。该赛事作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最具影响力、最高水平的国家级赛事之一,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高校综合智能交通专业联盟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综合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福建理工大学承办,并获得多家知名企业冠名支持。
本届大赛以“福启智行工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智慧交通创新与产业融合,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吸引全国101所高校812件优秀作品参赛,包括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众多交通领域知名高校,充分展现了国内高校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活力和技术实力。
我院参赛与获奖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大赛,院领导与指导老师全程悉心指导,精心组织选拔,首次派出三支队伍参赛,全部晋级全国总决赛。在与全国顶尖高校的激烈角逐中,我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思维和出色的实践能力脱颖而出,最终三支队伍分别荣获本科生组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研究生组三等奖,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此次大赛为国内众多高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参赛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与全国优秀高校同台竞技,我院师生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对交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新方向。
图:参赛队伍合照
参赛队伍介绍
参赛队伍一:本科生组一等奖
项目名称: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轨道交通钢轨多类型损伤识别系统
项目简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强度提升致轨道病害频发,传统检测有定位不准、漏检率高、成本高等问题。该项目针对波磨、焊缝等典型病害,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监测系统,集成多类设备数据,开发在线评估平台,融合动静态数据可视化病害分布,为地铁维护提供参考。
指导老师:刘晓舟
成员:梁小强、李焕恒、刘佳鑫、陈家和、陈名俊
比赛感想:对于本次比赛的成功,该项目组的成员表示感谢指导老师以及实验室学长学姐的鼎力相助,同时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也为比赛的成功打下基础,最后希望能够以此鼓舞其他同学奋力前行,为自己、为学院、为学校争光!
参赛队伍一答辩现场
参赛队伍一合照
参赛队伍二:本科生组二等奖
项目名称:“路况先知”——基于边云融合下的移动式道路哨兵与车路协同系统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自动驾驶路测模块化装置:激光雷达等设备即插即用,部署快。融合多传感器消除盲区,边云协同低延迟处理数据。动态追光自供电,智能预警,为自动驾驶提供环境感知支持。
指导老师:王燕燕
小组成员:林怡希,陈治伟,朱佳璇,温胜焕,叶锦凤
参赛队伍二合照
比赛感想:这次比赛让我们对自动驾驶路测有了更深理解:模块化部署要灵活,多传感器融合得精准,边云协同需高效。每处优化都凝聚团队心血。根据专家老师的提问,未来我们会继续打磨方案,争取再创佳绩,为校争光。
参赛队伍三:研究生组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力杆塔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项目简介:广东省连平县位于粤北九连山区,山区占比83%,复杂地形导致传统电网巡检效率低下。为响应国家能源规划及新能源并网需求,本项目以“AI+无人机”技术为核心,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系统。
指导老师:冯平,刘汇
小组成员:黄飞龙唐俊彦戴子淳吴奕凡吴云龙
参赛队伍三合照
参赛队伍三答辩现场
比赛感想: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对本项目的优势和不足得到更充分的了解,作为研究生组更需要体现出专业素养和论文的规范性。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项目,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获得更好的名次,为学校争光;争取将项目落地,为行业解决痛点难题。
结语:愿智能交通同路人,怀卓越、攀高峰,拓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