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9月28日下午,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在学院楼D1-201举行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尹晓红副院长主持,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话课堂创新,共谋育人良策。
一、明确会议主题
尹晓红副院长首先指出本次研讨将围绕学校最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多维度探寻打造优质课堂的路径与方法,让教学实操与评价要求同频共振,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同时,尹老师也提出“如何正确看待学生评价与投诉”这一现实议题,面对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她倡导教师们应秉持“踏实用心备课,真诚尊重学生”的原则,在规范教学的同时,注重沟通艺术,构建和谐、平等、高效的现代师生关系。
Franz Raps院长致辞勉励全院教师。他强调,老师们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务必要坚守育人初心,将提升教学质量置于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高度,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比翼齐飞,做好真正的教书育人工作。
二、教学经验分享
研讨会上,学院的三位优秀教师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为全院老师讲述他们深耕教学一线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张峥老师以《实验课,绝不能“去理论化”》为主题,犀利地指出实验教学不能沦为简单的“操作指南”。他倡导教师应成为专业的“解构者”,在实验前为学生厘清理论脉络,让每一次动手操作都闪耀着思维的光芒,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而非机械的操作员。同时,他也强调在课堂教学上,要实时注重学生的听课状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避免老师自顾自讲课的情况。
龚边老师在《关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分享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教学逻辑链:从大纲、设计、过程到反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他特别提出“让学生和自己都满意的课堂能让教学更轻松”的深刻见解,并引发了关于教师育人角色在AI时代不可替代价值的思考。
张书朋老师生动展示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创新与实践方法。他强调以“工程牵引,成果导向”为核心理念,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自研实验设备,融合学科竞赛,将艰深的理论化为生动的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与家国情怀,让教学成果产生广泛的辐射效应。
会议最后,尹晓红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她强调,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全体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对标评价体系,优化教学策略,加强跨学科交流,积极思考“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共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质课堂,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