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压力难免出现,若不能妥善处理就会给个人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11月26日下午,一场由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委员、深圳市龙岗区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齐岩老师带来的聚焦“大学生如何化解压力”的讲座,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讲座一开始,齐岩老师便抛出“压力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指出心理压力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它是一种主观体验,压力的大小,取决于个人身心承受能力的强弱。
长期的疲劳感和紧张感,是焦虑与抑郁的配方;要想提升压力耐受性,拥有恰当的支持和足够的空间至关重要。
体验情绪,触碰压力根源
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包括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业和考试、未来规划、身心健康以及升学就业等。然而,这些只是表象,其背后的真实压力源往往是过去的体验对当下产生的影响。例如,曾经被老师提问时的紧张感会延续到现在,即便现在的场景并不具有威胁性。
压力往往会造成焦虑情绪,比如完不成焦虑、对比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等,究其根源,都与“想同时做很多事情”和“想立即看到效果”有深深关联,从舒适区慢慢突破去提升能力、坦然接纳地保持耐心则会逐渐化解这种焦虑。
化解压力,启动内动力
其实生活中96%的事情是不必忧虑的:其中40%从未发生,30%已经过去,12%为担心别人的想法,10%为琐碎的小事,4%无法控制,4%为忧虑而有压力的事。
与此同时,齐岩老师介绍了一些化解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比如观呼吸法,即通过与自己联结(呼吸、觉察、响应)以及与他人联结(倾听、表达、好奇)来缓解压力;体验情绪法,正确认识情绪,明白情绪无好坏之分,同时要给情绪命名,并体验情绪。当遭受指责、拒绝或辱骂时,要避免内耗,学会自我肯定和接纳,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基于此,讲师还让同学们现场扮演了一个人受到指责、谩骂、排斥的情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之后通过画冰体验内在冰山背后的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认知,从而逐渐自发启动内在动力。
这场讲座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同学们应对压力困境的希望之门,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压力、找到压力的根源,并掌握有效的化解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积极看待和应对面临的压力,让大学生活更加轻松、愉快且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