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勤俭节约传统美德,4月15日下午,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36名师生党员、积极分子赴深圳市历史建筑老粮仓,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勤俭节约新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践教育、历史回溯、党课学习等环节,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艰苦奋斗精神内涵。
躬身实践护文物
始建于1950年代的老粮仓(建筑面积306㎡),曾承担粮食储备、市场调控等政治任务,2018年被列为市级历史建筑。活动伊始,青年党员与积极分子对建筑周边环境开展清洁整理。通过清理杂草、规整场地等志愿服务,既保护了见证深圳粮食发展史的珍贵建筑遗存,更以躬身力行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传承担当。
历史回溯悟艰辛
在“老粮仓口述史”环节,社区老党员武叔生动还原计划经济时期粮票使用场景:跨省出行需办理粮票兑换手续,每人月均12斤的粮食定量标准……特别是讲述1958-2006年间建设者们在物资匮乏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往事时,老粮仓斑驳的砖墙与泛黄的粮证共同构筑起鲜活的历史课堂。师生们通过“忆苦思甜”简餐体验,切身感受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
党课解读明要义
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禄荣、党委委员黄信威现场开展情境党课,立足老粮仓承载的集体记忆,阐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勤俭节约的内在逻辑:从计划经济时期“粮票制度”蕴含的精细管理思维,到新时代“光盘行动”体现的资源节约意识,揭示作风建设的历史传承性与现实必要性。通过“历史建筑+政策解读”的创新形式,使“厉行节约既是个人美德更是政治责任”的认知深植师生心田。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理论学习模式,构建“文物保护-口述历史-情境党课”三维教育形式,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与传承,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与对话。师生们纷纷表示,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心得感悟
聆听社区党员讲述的往昔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小时候,爷爷奶奶常对我讲起他们年轻时粮食匮乏的艰难岁月,当时我只觉得那种情况或许只是个别现象。听到坪山老粮仓的故事,我愈发深刻地理解了粮仓在那个饥荒年代的重要意义。如今,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衣食无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却过去。我们应当向老一辈同志学习,勤俭节约。节约并非是要我们去过苦日子,而是要对前辈们艰苦奋斗精神传承。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理念,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24级汽车服务工程31班 郑佳林
走进坪山“老粮仓”,参与“粮仓讲堂”特色党课,党史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社区党委对八项规定精神的解读让我深知纪律之重,厉行勤俭节约。在打扫粮仓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品尝用艾叶做的“忆苦思甜饭”,更是让我忆起先辈的艰辛。此次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党性修养,更激励我在今后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向优秀共产党员看齐。
——22级车辆2班 谢伟豪
此次参与主题党日活动,是一场难忘的体验。社区党员们对粮仓的认真讲解与体味“忆苦思甜餐”,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当时艰苦奋斗的时代,让我们对老粮仓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更加明白当下的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更加明确如何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4级汽车服务工程31班 康伟乐
4月15日下午,我跟着学生党支部前往历史建筑老粮仓,清理了老粮仓周边杂草、体验了“忆苦思甜餐”、并聆听“微党课”,此次活动,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历史,体悟到了先辈们的勤俭美德,更加意识到要把厉行节约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勤俭节约的高尚美德。
——23级物流3班 任楠